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,它們的熱情、搖尾巴的可愛模樣,往往讓人感到療癒。然而,並非所有人都能自在地與狗狗相處,甚至有些人對狗存有強烈的恐懼,這種現象被稱為「恐犬症」(Cynophobia)。研究顯示,約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有與動物相關的恐懼症,其中包括對狗的極端害怕。
作為狗主人,當我們在公共場所或與親友互動時,應該如何正確應對這些對狗感到害怕的人呢?本指南將幫助你了解如何在保護自己愛犬的同時,尊重並體諒「恐犬症」人士的需求,讓雙方都能安心共處。
內容目錄
Toggle在公共場所如何照顧你的狗狗
保持狗狗繫牽繩
無論你的狗狗多麼乖巧、聽話,在公共場所中,始終應該使用牽繩並確保控制良好。建議選擇固定長度的結實牽繩,而非伸縮牽繩,因為後者容易讓狗狗在無意間靠近陌生人,甚至可能引發驚嚇或衝突。
《 延伸閱讀 》訓練狗狗上廁所!新手飼主必學狗大小便訓練技巧
如果你的狗狗已經接受過良好的服從訓練,也可以使用較長的牽繩來提供適度自由,但仍需確保在他人周圍時能夠迅速收緊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。
尊重他人空間
即使你的狗狗溫馴友善,也不應假設所有人都願意與牠互動。許多人可能對狗抱有恐懼,或單純不喜歡接觸狗。
當有人靠近時,先觀察對方的反應,若對方流露出不安的情緒,應立即拉緊牽繩,讓狗狗保持一定距離。如果有人主動詢問是否可以觸摸你的狗狗,則可根據情況判斷是否允許,確保互動是自願且安全的。
使用指令與轉移注意力
當遇到明顯對狗感到害怕的人時,可以透過事先訓練的口令來維持場面控制。例如:
- 「坐下」:讓狗狗保持原地不動,減少移動可能引發的恐懼。
- 「等一下」:讓狗狗靜止,避免牠突然靠近他人。
- 轉移狗狗注意力:當發現有人明顯對狗感到害怕時,可以用零食或玩具吸引狗狗的注意力,使牠將專注力放回主人身上,而非關注陌生人。
為何有些人對狗狗感到恐懼?
創傷經歷
有些人可能曾被狗咬傷或受到攻擊,這樣的經驗可能讓他們產生長期的心理陰影,進而對所有狗產生恐懼感。
特定品種的影響
部分人士可能對特定品種的狗特別害怕,例如大型犬或曾經被標籤為具有攻擊性的犬種。他們可能將這種恐懼延伸至所有狗,即使你的狗狗並沒有攻擊性。
《 延伸閱讀 》新手養狗必看!10樣必備寵物用品,迎接毛小孩!
感官過度敏感
對於自閉症患者或感官敏感人士來說,狗狗的吠叫聲、奔跑動作或突如其來的熱情互動可能帶來極大的壓力。因此,理解並尊重這類群體的需求,能夠幫助減少不必要的摩擦。
如何幫助「恐犬症」人士感到安心
保持冷靜並提供安全距離
當你發現有人對你的狗狗感到害怕時,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,並迅速將狗狗帶離對方的個人空間。如果對方表現出極大的不安,主動詢問對方是否需要你移動至較遠的位置,這能展現出你的尊重與體貼。
不強迫互動
有些狗主人可能會想透過讓狗狗與「恐犬症」人士互動來改變對方的看法,然而這通常適得其反。強迫對方面對恐懼可能加深他們的焦慮,因此應該尊重對方的選擇,不讓狗狗主動靠近。
提供適當的教育機會
如果對方願意了解狗狗,你可以簡單分享一些狗的行為知識,例如:
- 狗狗搖尾巴不一定是興奮,可能表示友善或緊張
- 大部分狗狗不會主動攻擊,除非感到威脅或驚嚇
- 透過正確的方式接近狗狗,可以減少狗的防備心
然而,這應該建立在對方願意接受的前提下,而不是強迫對方聽取。
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狗狗的良好習慣
進行適當的社會化訓練
從小讓狗狗接觸不同環境、人群與動物,有助於牠們學習如何冷靜應對各種情境,減少在公共場合的過度興奮行為。
《 延伸閱讀 》狗狗戴口罩重要時機,教你正確使用與訓練技巧!
使用正向強化訓練
每當狗狗在公共場合表現得冷靜或成功遵守指令,應該即時給予獎勵,如零食或口頭稱讚。這能夠讓狗狗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模式,並減少不必要的突發行動。
定期檢查狗狗的情緒狀態
有些狗狗可能因為焦慮或壓力而變得過於興奮或具有攻擊性。透過觀察狗狗的身體語言,例如耳朵是否向後、尾巴是否僵直等,可以判斷狗狗的情緒,並適時進行安撫。
結語
尊重與體諒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石。身為狗主人,我們有責任確保狗狗的行為不會對他人造成困擾,特別是面對害怕狗的人。我們可以透過牽繩控制、訓練指令與適當的互動方式來幫助「恐犬症」人士感到安心。
在愛護自己的狗狗的同時,也應該尊重他人的感受,讓每個人都能在公共場所中自在、安全地共存。透過耐心與理解,我們可以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友善,讓愛狗人士與「恐犬症」人士都能找到平衡點,共享美好的生活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