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狗狗出現食慾不振、頻繁嘔吐、腹瀉,甚至活動力下降時,可能是腸胃炎的警訊。狗狗腸胃炎可以是急性的,也可能因長期刺激而變為慢性。了解腸胃炎的症狀、成因以及如何預防與治療,能幫助毛爸媽及早發現問題,避免病情惡化。
內容目錄
Toggle什麼是狗狗胃炎?
胃炎的定義
狗狗胃炎指的是胃黏膜的發炎,通常導致嘔吐、食慾下降等症狀。正常的胃黏膜能保護胃部不受胃酸、細菌或異物的傷害,但當受到刺激或病原感染時,胃黏膜可能受損,引發炎症。
急性胃炎 vs. 慢性胃炎
- 急性胃炎:多因飲食不當、誤食異物或感染所引起,發病迅速,症狀明顯。
- 慢性胃炎:症狀持續較長,可能與過敏、慢性疾病有關,需更深入的檢查與治療。
如果胃炎未能及時控制,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,如胃潰瘍或細菌感染。
狗狗胃炎的症狀
嘔吐
嘔吐是狗狗胃炎的主要症狀,可能呈現以下特徵:
- 嘔吐物中帶血:可能是胃黏膜破損導致。
- 膽汁或起泡的嘔吐物:顯示胃部受到強烈刺激。
- 異物殘渣:代表狗狗可能誤食異物。
《 延伸閱讀 》「寵物頭套」防舔咬頸圈:狗戴羞愧圓圈使用須知
排便異常
- 腹瀉或糞便中帶血,若糞便呈現黑色或焦油狀,代表可能有內出血。
食慾減退與精神不佳
- 胃炎導致狗狗對食物失去興趣,影響營養吸收,可能出現體重減輕、精神不振。
腹部疼痛
- 狗狗可能因疼痛而彎曲背部,或對腹部觸碰表現出敏感反應。
如果狗狗出現上述症狀,應盡快帶去獸醫診斷,避免病情加重。
狗狗胃炎的成因
異物誤食
狗狗常因好奇而吞食異物,如塑膠、紙張、石頭、衣物,這些異物可能刺激胃壁,引發炎症。
食物問題
- 不適合狗狗的食物:葡萄、巧克力、堅果、洋蔥、大蒜等都可能導致中毒或腸胃炎。
- 過量進食:一次吃太多狗糧,或暴飲暴食可能刺激胃部。
- 食物過敏:部分狗狗對某些食材過敏,長期攝取可能引發慢性胃炎。
毒物攝入
狗狗若誤食人類藥物、化學清潔劑、特定植物(如水仙花、鬱金香),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胃部發炎。
系統性疾病
某些疾病如胰臟炎、肝病、腎病、病毒或細菌感染,均可能引發胃炎。
飲食習慣與環境因素
- 突然換食:未經過渡期突然更換飼料,可能導致腸胃不適。
- 餵食方式不當:飲食時間不固定、吃過期或油膩食物,可能造成腸胃不適。
- 壓力因素:焦慮、驚嚇等心理壓力也可能引發腸胃問題。
《 延伸閱讀 》狗狗鬍鬚可以剪嗎?揭秘狗狗鬍鬚感官功能與作用
如何診斷狗狗胃炎?
獸醫會根據症狀和病史進行檢查,可能包含:
- X光或超音波:檢查是否有異物、腫瘤或胃壁異常。
- 血液與糞便檢查:檢查是否有感染或內出血。
- 飲食試驗:排除食物過敏的可能性。
- 胃鏡或活檢:若懷疑慢性胃炎或嚴重潰瘍,可能需進行內視鏡檢查。
狗狗胃炎的治療方式
清理腸胃
- 針對輕微的腸胃不適,獸醫可能會給予消脹氣或保護胃黏膜的藥物。
止瀉止吐治療
- 針對嘔吐、腹瀉的情況,獸醫可能開立抗生素、消炎藥或止吐藥。
- 若胃炎由寄生蟲引起,則需進行驅蟲療程。
補充水分與營養
- 靜脈輸液:防止脫水,補充電解質。
- 營養支持:可給予維生素B1、C等促進恢復。
若治療得當,急性胃炎通常可在1週內痊癒,但若病情持續惡化,應立即就醫。
狗狗腸胃炎可以吃什麼?
少量多餐
- 避免一次餵食過多,減少腸胃負擔。
易消化食物
- 建議餵食水煮雞肉、白飯、南瓜等溫和飲食。
《 延伸閱讀 》狗狗吃石頭怎麼辦?狗狗異食癖的預防與改善方法
提高適口性
- 當狗狗食慾不振時,可加入少許雞湯增強食慾。
不需要完全禁食
- 研究顯示,適量進食有助於腸胃恢復,避免過度脫水或營養流失。
如何預防狗狗胃炎?
良好飲食習慣
- 定時定量:避免暴飲暴食或長時間禁食。
- 避免誤食:外出時務必繫好牽繩,防止狗狗亂吃東西。
- 漸進式換食:若需更換飼料,應在1週內逐步過渡。
環境與衛生管理
- 定期驅蟲:預防腸道寄生蟲感染。
- 清潔生活環境:定期消毒碗具、狗窩,減少病菌感染風險。
定期健康檢查與疫苗施打
- 定期帶狗狗體檢,預防慢性疾病影響腸胃。
- 施打犬瘟熱、細小病毒等疫苗,降低感染風險。
結語
狗狗的腸胃健康與日常飲食習慣密切相關,透過均衡飲食、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定期健康檢查,可大幅降低胃炎的發生風險。一旦發現狗狗有嘔吐、腹瀉或食慾不振的情況,應及時就醫,避免病情惡化。毛爸媽的細心照顧,能讓毛孩遠離腸胃不適,健康快樂地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