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Toggle認識狗狗失智症:從老化到認知障礙的轉變
狗狗也會老年癡呆?認知障礙症候群是什麼
狗狗在進入老年期後,可能出現記憶力、方向感及互動能力下降的情形,這種狀況稱為「認知障礙症候群(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,簡稱 CDS)」,與人類的阿茲海默症類似。根據研究,11~12歲的狗狗中約有28%會出現症狀,15~16歲更高達68%。這不是正常老化,而是一種可預防、可延緩的退化性疾病。
狗狗為什麼會失智?氧化傷害是主因
CDS 的發生與大腦細胞的退化有關,尤其是長期氧化壓力對腦部造成損害,使神經元逐漸死亡。生活單調、缺乏刺激、營養不良都可能加速這種退化,讓狗狗逐步走向認知障礙。
狗狗失智症前兆:這些行為別輕忽
常見症狀一覽:從發呆到迷路
失智症狗狗常出現以下八種異常行為:
- 無目的地發呆或盯著牆壁
- 隨地便溺、失禁
- 認不得熟悉的路線或空間
- 一直繞圈、活動重複
- 睡眠時間混亂,日夜顛倒
- 食慾改變卻體重下降
- 情緒不穩,容易暴躁或攻擊
- 忘記指令甚至認不得主人
《 延伸閱讀 》狗狗過敏全解析:症狀、常見過敏原、診斷與預防對策!
特別留意這些小變化
有些行為容易被誤認為是單純老化,例如叫名字沒反應、不願互動、走錯方向,但其實可能已是失智症初期,務必及早觀察與診斷。
如何診斷狗狗是否失智?獸醫評估不可少
全方位的診斷流程
當懷疑狗狗出現失智症狀時,獸醫會進行以下步驟:
- 問診與行為觀察
- 血液與尿液檢查
- 神經學評估與影像檢查(如MRI)
- 使用「DISHAA」評估表或 HHHHHMM 品質量表,全面判斷狗狗的認知與生活狀況。
日常照顧與環境調整:打造適合失智狗狗的生活空間
安全環境的打造
失智狗狗容易迷路或碰撞,應:
- 避免變動家具
- 使用防滑地墊、包覆牆角
- 設置夜燈協助夜間活動
- 固定水盆與便盆位置,方便牠們隨時找到
維持穩定作息,減緩焦慮情緒
規律的餵食、散步與休息時間可幫助狗狗建立安全感,避免因認知混亂而出現焦躁或夜吠行為,提升整體生活品質。
《 延伸閱讀 》狗狗淚痕怎麼辦?解析成因與改善方法,守護眼睛健康!
如何預防狗狗失智?日常習慣是關鍵
運動與刺激:腦部保健的第一步
- 定期散步與外出活動
- 提供益智玩具與互動遊戲
- 持續學習簡單指令,刺激腦部
愛的陪伴不能少
當狗狗出現不解或不安的表現時,給予撫摸、擁抱與語言安慰,是減少焦慮與延緩退化的重要方式。
抗氧化營養補充
建議補充以下營養素:
- 維生素C、E、B群(蔬果、保健品)
- Omega-3脂肪酸(鯖魚、沙丁魚)
- MCTs與特定補充劑(如DHA、SAMe、Denamarin)
《 延伸閱讀 》狗狗鼻子為什麼總是濕濕的?嗅覺構造到健康警訊全解析
狗狗失智的治療選項:營養與藥物並行
常見藥物選擇
獸醫可能會開立以下藥物:
- Selegiline:提升多巴胺濃度,改善情緒與反應
- Nicergoline/Propentofylline:促進腦部血液循環,延緩退化
藥物須在獸醫指示下使用,避免自行購買服用。
搭配營養食品輔助治療
市面上也有許多針對高齡犬設計的營養食品,搭配藥物與生活調整效果更佳,幫助狗狗維持較穩定的行為與精神狀態。
高齡狗狗失智後的陪伴與照護技巧
提升照顧品質的小技巧
- 家中多設水盆與便盆,降低失誤率
- 增加互動時間,避免孤單
- 適當安排照護者(如保姆或寵物托育服務),減輕主人的照護壓力
當牠忘記你,別忘了愛牠
最難熬的不是症狀本身,而是狗狗開始不再記得你。面對這樣的改變,唯有更多的耐心與關懷,才能為狗狗創造安心有尊嚴的老年生活。
《 延伸閱讀 》為什麼狗狗愛咬襪子?如何預防狗狗吞食你的襪子?
結語:失智不可逆,但愛與照顧可以守護狗狗的尊嚴
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是無法逆轉的退化性疾病,但透過早期預防、正確診斷、適當照顧與營養補充,我們依然可以讓毛孩在老年過得安心快樂。請記得:不論狗狗是否記得我們,我們都永遠是牠的家人。
歡迎追蹤《寵物夯什麼》,學習更多狗狗高齡照護知識,讓我們一起陪伴毛孩走過幸福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