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黃疸症狀:貓脂肪肝常見病因及防治方法!

貓咪黃疸(Jaundice)是一種反映貓咪體內潛在疾病的症狀,會導致皮膚及黏膜(如眼白、耳朵內側和牙齦)出現異常黃色。這種狀況通常與肝臟、血液或膽道系統的健康問題有關,若未及時處理,可能會嚴重影響貓咪的生命安全。

部分貓種,如暹羅貓、東方短毛貓、阿比西尼亞貓與索馬里貓,天生較容易罹患引起黃疸的疾病。當發現貓咪有黃疸症狀時,應立即帶牠就醫,確保獲得最佳的診治機會。

什麼是黃疸?

黃疸的定義與形成機制

黃疸是因膽紅素(Bilirubin)在體內過量累積,導致貓咪的皮膚與黏膜變黃。膽紅素是紅血球分解後的產物,通常經肝臟代謝並排出體外。然而,當肝臟無法有效處理膽紅素,或膽道阻塞使其無法順利排泄時,就可能引發黃疸。

《 延伸閱讀 》幼貓斷奶時間指南:如何引入固體食物餵養注意事項

黃疸的類型

黃疸可根據其成因分為三種類型:

  1. 肝前性黃疸(溶血性黃疸) – 由紅血球異常破壞導致膽紅素過量產生。
  2. 肝性黃疸 – 由肝臟疾病影響膽紅素代謝功能,如脂肪肝或肝炎。
  3. 肝後性黃疸(阻塞性黃疸) – 由膽管阻塞或膽結石導致膽紅素無法排出體外。
貓咪黃疸

貓咪黃疸的常見症狀

皮膚與黏膜變黃

  • 眼白、牙齦與耳朵內側變黃是最明顯的特徵。
  • 對於深色毛的貓咪,黃疸可能較難察覺,建議定期檢查口腔及耳朵內側。

《 延伸閱讀 》貓咪皮膚乾燥有皮屑?有效呵護貓咪的肌膚健康!

精神不振與活動力降低

  • 貓咪可能變得異常嗜睡,對環境的反應降低。
  • 走路遲緩或動作變慢,顯示其身體狀況不佳。

食慾不振與體重下降

  • 持續拒絕進食可能會加劇脂肪肝的形成,導致更嚴重的黃疸問題。
  • 體重急遽下降時需特別注意。
貓咪黃疸

嘔吐與腹瀉

  • 持續性嘔吐與腹瀉可能與膽紅素代謝異常有關。
  • 嘔吐物可能帶有膽汁或呈現黃綠色。

尿液顏色變深

  • 由於膽紅素無法正常代謝,尿液可能變為深茶色。
  • 若發現尿液顏色異常,應立即就醫檢查。

《 延伸閱讀 》貓咪狂犬病症狀防治?貓咪狂犬病疫苗一定要施打

造成貓咪黃疸的常見原因

1. 肝前性黃疸(溶血性黃疸)

  • 紅血球異常破壞(如溶血性貧血)
  • 血液寄生蟲感染(如貓傳染性貧血)
  • 中毒(如洋蔥、大蒜、普拿疼中毒)
  • 貓白血病病毒(FeLV)或貓免疫缺陷病毒(FIV)
貓咪黃疸

2. 肝性黃疸(肝臟疾病)

  • 脂肪肝(Hepatic Lipidosis)
  • 膽管炎或肝炎(可能由細菌、病毒或免疫疾病引起)
  • 肝臟腫瘤或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)

3. 肝後性黃疸(膽道阻塞)

  • 膽結石或膽管炎
  • 胰臟炎或腫瘤壓迫膽管
  • 膽囊破裂或膽囊感染

貓咪黃疸的診斷方法

初步檢查

獸醫會進行病史詢問與全身理學檢查,以確認貓咪是否出現黃疸症狀。

貓咪黃疸

血液與影像學檢查

  • 血液檢查:評估膽紅素水平、肝酵素指數及紅血球狀況。
  • X光與超音波:檢查肝臟及膽囊是否異常。
  • 肝臟穿刺或活檢(必要時):進一步確認肝臟細胞是否有病變。

《 延伸閱讀 》貓咪可以吃麵包嗎?吐司對貓健康影響與安全餵食

貓咪黃疸的治療方式

針對病因治療

  • 感染控制: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。
  • 護肝藥物:如水飛薊素(Milk Thistle)、SAMe與維生素K。
  • 膽道問題處理:必要時進行膽管引流或手術。
貓咪黃疸

支持性療法

  • 靜脈輸液:補充水分及維持電解質平衡。
  • 營養支持:若貓咪拒食,需透過鼻胃管餵食高蛋白流質食物。
  • 止吐與腸胃藥物:減緩噁心與腹瀉症狀。

預防貓咪黃疸的方法

避免接觸毒性物質

  • 確保貓咪不接觸家庭清潔用品、有毒植物與不適合的藥物。

維持均衡飲食

  • 避免貓咪長時間不進食,以防脂肪肝發生。
  • 針對肥胖貓,應循序漸進控制體重,避免驟然減少食物攝取。
貓咪黃疸

定期健康檢查

  • 每年安排貓咪進行健康檢查,確保肝臟與膽囊功能正常。
  • 及早發現並治療可能導致黃疸的疾病。

結語

貓咪黃疸並非單一疾病,而是一種健康警訊,表示身體可能有嚴重的肝臟、血液或膽道疾病。飼主需密切觀察貓咪的食慾、精神狀態與皮膚變化,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。

若發現貓咪皮膚或眼白變黃,應立即帶牠就醫,接受專業診斷與治療。透過及早發現、適當治療與日常預防,貓咪能夠更快康復,恢復健康快樂的生活!

分享給朋友